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探讨

学习探讨

ESG管理体系在招标采购中的应用

一、核心定义

ESG(环境、社会、治理)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大维度,在招标采购中特指将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水平纳入采购评审、供应商资格审核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是落实绿色采购、公平采购的重要抓手。

二、政策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4年施行的《公司法》第20条要求公司经营考虑ESG要素,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披露ESG信息,及时公布社会责任报告,为公司ESG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于71日生效。该办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证监会首次在部门规章层面明确对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要求,标志着ESG信息披露从自愿披露法定强制,从社会责任范畴正式进入证券监管领域

3.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2021年生态环境部制定的该办法,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提出了更全面、强制性的要求,明确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的主体、内容、方式和时间等,有助于推动企业在环境方面的信息公开和责任落实。

4. 地方政策:《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探索ESG在政府投资、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支持相关区将ESG理念纳入项目前期研究,将ESG评级水平纳入招投标评分指标体系和政府采购评审加分因素。

三、应用场景

1. 供应商资格审核:拒绝环保违法、劳动用工不合规(如欠薪、未缴纳社保)、治理结构混乱(如失信被执行人)的供应商参与投标。

2. 采购评审加分:在商务标中设置ESG评审指标(权重通常5%-15%),例如:

环境维度:产品获得节能认证、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社会维度:参与乡村振兴采购、吸纳残疾人就业、履行安全生产责任;

治理维度:拥有完善的内控体系、信息公开透明、无行贿受贿记录。

3. 合同履约管理:在采购合同中约定ESG履约条款,如要求供应商使用环保材料、遵守劳动法规,违约将扣除履约保证金。

4. 重点领域强制应用:在节能产品、环保工程、医疗设备、教育物资等采购项目中,ESG指标为必选评审项。

四、关键操作要点

1. 指标量化:避免模糊表述,例如环保达标需明确为3年无环保行政处罚记录”“产品能效达到1级标准

2. 证据核验: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认证(如ESG评级报告、环境标志证书)、政府部门公示信息(如信用中国截图)等可验证材料。

3. 动态更新: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如双碳目标更新)、行业标准变化,及时优化ESG评审指标库。

五、常见误区

1.仅关注环境维度,忽视社会(如用工合规)和治理(如信用记录)维度;

2.ESG指标权重过高(超过15%),导致偏离采购项目核心需求;

3.未核实ESG材料真实性,轻信供应商自行提供的无佐证报告。

六、未来发展

1. 全国统一标准加速落地:预计将整合地方分散的ESG评审指标,出台国家级招标采购ESG评价指南,明确各领域(如工程、货物、服务)的核心指标与权重,解决当前一地一策导致的供应商适配成本高、评审结果不可比问题。

2. 数字化监管深度渗透:将打通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统等数据库,实现招标采购中ESG数据的自动调取与核验,减少人工审核误差,同时对供应商ESG履约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与信用关联。

3. 中小企业适配机制完善:针对中小企业ESG建设资源不足的问题,未来将推出轻量化ESG评价工具(如简化版自评报告模板),并将ESG培训、第三方咨询服务纳入招标采购配套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参与ESG采购的门槛。


上一篇:质疑期间可以发布成交结果公告吗?

下一篇: 政采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与整改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