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重磅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全国碳市场建设锚定新方向、规划新路径,旨在通过强化碳市场建设,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明确阶段目标,构建完善碳市场体系
《意见》清晰勾勒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基本实现对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的全覆盖,这意味着工业领域众多高排放企业将被纳入碳市场监管与交易体系,推动工业生产向绿色低碳方向加速迈进。与此同时,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将实现重点领域的全面覆盖,进一步拓宽社会主体参与碳减排的渠道,激发全社会减排活力。
展望2030年,全国碳市场建设将迈向更高水平。届时,将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种灵活且科学的配额分配方式,既能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又能激励企业积极采取减排措施。同时,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将朝着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形成减排效果显著、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为全球碳市场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加快自愿减排市场建设,完善方法学体系
积极发展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此次《意见》的重点内容之一。为加快这一市场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成为关键举措。针对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社会期待高、兼具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重点领域,将加快方法学开发进程。这些方法学将为各类减排项目提供统一、规范的核算标准,确保减排量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有效服务社会自主减排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让每一份减排努力都能得到精准计量与合理回报。
推动核证自愿减排量应用,党政机关国企带头示范
《意见》着重强调积极推动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应用。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碳市场中的重要交易产品,其广泛应用对于促进碳减排、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意见》倡导党政机关、企业、社会团体等在多个领域积极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企业可通过购买核证自愿减排量,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强度;开展大型活动时,主办方利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实现活动的“零碳”目标;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过程中,各类主体也能通过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为碳减排贡献力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表率作用。党政机关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带头使用核证自愿减排量,将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引领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碳减排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其积极参与核证自愿减排量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绿色竞争力,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中办国办此次出台的《意见》,为我国全国碳市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地实施,全国碳市场将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