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探讨

学习探讨

低空经济领域招投标标准探索

低空经济领域的招投标标准探索正伴随空域开放与业态创新加速重构,其核心在于构建适配飞行器制造、空域管理、基础设施运营等新兴场景的技术规范与风险控制体系。该领域标准制定需兼顾技术迭代快、安全风险高、产业链条新三重特性,从资质门槛、技术验证、安全管控三个维度突破传统框架。

准入门槛需突出适航与场景适配双重认证。 投标主体除常规经营资质外,必须满足动态化能力验证:物流无人机供应商需提供民航局颁发的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合格证(如ZH-3500型载重无人机1500小时无事故记录);空域管理服务商则需接入区域级低空智联网平台,实时同步飞行器动态数据。深圳某海岛医疗配送招标中,要求投标方在模拟8级海风环境下完成95%航次精准降落测试,借此淘汰三家账面资质达标但抗风能力不足的企业。针对城市空中交通(UAM)等创新项目,同步探索"技术承诺备案制",允许研发型企业凭实验室数据与保险机构担保函参与投标,某载人飞艇制造厂即借此中标浙江景区观光项目。

技术评审标准围绕运行效能与智慧化重构指标。 传统技术参数体系被多维性能模型替代:飞行器标的重点考核载荷效率系数(有效载荷/整机重量×航速)与极限工况冗余度(如海南某台风区物流招标附加35/秒抗风测试项);基础设施项目则需提交数字孪生运维方案,包含电磁环境实时监测模块与鸟群撞击概率预测模型。广东某智慧灯杆招标创新"硬件积木化+算法模块化"权重设置:硬件基础分值仅占40%,算法能力(如通过AI识别避让雨燕迁徙路径)占60%,引导中标方持续优化避障系统。成本核算同步变革,推行航线运行全周期成本模型(LCOC),覆盖起降费、空域资源费、电池循环折损等隐性成本,在成都无人机配送招标中有效校正了纯硬件报价的失真。

安全管控通过链式存证实现穿透监管。 招标文件强制设置安全合规穿透条款:要求投标方案预埋数据黑匣子接口,实时传输飞行轨迹、电池温度、空域告警信息至监管区块链;合同履行实行里程碑保险触发机制——如某低空旅游项目约定试飞阶段投保责任险1亿元,正式运营后升级至5亿元。评标环节引入第三方"极限推演"机制,由民航院校运用数字仿真系统模拟通信中断、电磁干扰场景下的紧急处置能力。湖北某沿江监视雷达招标即因此淘汰某国际厂商方案,其系统在虚拟强磁暴环境中失控概率达0.7‰,超安全阈值2倍。

该标准体系正催生新型竞合生态。大湾区首轮低空基建招标中,顺丰联合民航设计总院中标综合型起降场项目,其设计方案预留兼容各型物流无人机起降接口;反观某省气象监测招标因限定垂直起降固定翼机型,导致具备长航时能力的浮空器方案被拒。未来标准迭代将向两极深化:飞行性能等基础标准趋于全国统一(如载货无人机夜航照明亮度不得低于10000流明);地域化特色规则则会分化(如云南高山场景要求升限5500米,东部沿海侧重抗盐雾腐蚀)。随着空域资源商品化试点推进,招投标或将出现"空域使用权+"复合标的——投标方需打包申报航线时刻占用方案、地面保障系统与环保降噪技术,实现低空资源要素的全局最优配置。

上一篇:数字人民币在投标保证金中的应用

下一篇: 解除合同后重新采购,能改变采购方式吗?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