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广东省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工作方案》(粤发改法规〔2025〕133号),明确提出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全流程监管、推进数智化转型等措施,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破除壁垒,强化制度规则刚性约束
方案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指引,聚焦制度规则滞后、交易壁垒难破除等突出问题,提出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要求各地各部门在制定招标投标法规政策时,不得在区域、行业、所有制形式等方面违法设置限制条件。同时,建立全省统一的招标投标政策文件目录,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动态更新,确保政策透明化、规范化。此外,方案强调规范信用评价应用,禁止将特定行政区域业绩、设立本地分支机构等作为加分项,防止变相设立交易壁垒。
压实责任,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
为强化招标投标主体责任,方案明确要求保障招标人在选择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确定中标人等环节的自主权,并推行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招标文件提前公示等制度。针对评标专家管理,方案提出修订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实行评标专家对评标结果终身负责制,并鼓励招标人跨区域随机抽取专家,打破“小圈子”现象。在评标机制创新方面,方案推广隐藏投标人信息的暗标评审,探索招标人从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中自主确定中标人,提升定标科学性和灵活性。
数智赋能,推动全流程电子化转型
方案将数智化作为提升招标投标效能的关键抓手,提出推进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数智化重构升级,健全各行业招标投标业务子系统,并支持交易系统对接符合要求的专业交易工具。在电子保函应用方面,方案要求全面推广以电子保函(保险)等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并完善减免投标保证金、以信用承诺替代保证金等制度,切实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此外,方案明确落实全国移动数字证书(CA)互认技术标准,支持经营主体在互认范围内自主选择购买移动数字证书,参与跨区域招标投标活动。
扶持中小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方案特别强调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投标,鼓励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组成联合体,促进企业间优势互补。同时,要求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落实扶持政策,通过预留份额、完善评标标准、提高首付款比例等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此外,方案提出探索将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招标投标情况列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
长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为巩固改革成果,方案要求持续开展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并完善招标投标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遏制恶意投诉行为。同时,建立招标投标市场公平竞争指数,定期开展法规政策文件清理,对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零容忍”。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下一步,全省各地各部门将按照方案要求,细化任务分工,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