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探讨

学习探讨

财政性资金的法律定义与自有资金采购的合规边界解析

一、财政性资金的法定内涵

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二条及《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财政性资金指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具体包括:

财政预算资金:经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内资金;

政府性基金:如教育费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

预算外资金:未纳入预算但由政府部门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其他财政性资金: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等。

核心特征:其使用需符合公共财政管理要求,接受审计监督,并遵循政府采购程序。

二、自有资金采购的法律适用规则

自有资金是否适用《政府采购法》,需区分采购主体性质和资金用途:

(一)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情形

采购主体为预算单位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如协会、基金会)使用自有资金采购,若采购目的为履行公共职能或提供公共服务(如学校采购教学设备),则必须执行政府采购程序。

资金用途涉及公共利益

即使为非预算单位(如国有企业),若采购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或国家战略性资源,可能触发政府采购要求(需结合地方规定)。

(二)不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情形

企业自主采购

企业使用自有资金采购生产物资、办公设备,且不属于政府采购目录内项目,可自主决定采购方式。

个人消费采购

个人或家庭采购行为完全不受政府采购法约束。

三、例外情形与风险提示

混合资金采购

若采购资金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部分为自有资金,则全额适用政府采购法。

变相规避监管

将财政性资金转为自有资金使用以规避公开招标,属于违法行为(《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一条)。

地方特殊规定

部分省份对国有企业采购、PPP项目中的自有资金采购有额外要求,需遵循属地规定。

四、合规操作建议

主体性质核查:确认采购单位是否属于《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人;

资金性质分析:区分财政性资金与自有资金,审查资金来源文件;

采购目的判断:若采购涉及公共服务或基础设施,建议主动申报政府采购计划;

法律顾问咨询:对边界模糊的采购项目,应取得书面法律意见。

结语:政府采购法的适用以资金性质与采购目的为双重判断标准。实际操作中,建议建立“资金源头备案+采购目的预审”机制,避免合规风险。

上一篇:实务解析@政府采购中这5类人不得加入评审委员会

下一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数据的证据效力及合规使用指引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