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探讨

学习探讨

评标委员会错评,投标人从“被扣分”变“响应无效”?废标!

在政府采购领域,评标委员会的评审工作至关重要,其决定直接影响着采购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然而,近日某省政府采购网发布的一则投诉处理决定书却揭示了一起评标委员会错评导致的纠纷。本文将对此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评标委员会错评的原因、处理结果以及未来的防范措施。

一、案例背景

某审核服务框架协议采购项目采用框架协议采购方式,吸引了多家供应商参与投标。然而,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却出现了严重的评审错误。

二、基本情况

2025115日,当地财政局受理了投诉人的投诉。投诉人声称,其投标文件中拟派项目团队组成员为8人,虽然违反了招标文件派项目团队组成员37的要求,但并未达到实质性不响应征集文件的程度,因此不应被判定为无效投标。然而,评标委员会却擅自提高了评审标准,直接将其投标判定为无效。

经过财政局调查,发现本项目采购文件规定的服务人员要求拟派团队组成员37(不得低于3人,不得超过7)”并不属于实质性要求条款。因此,财政局认为评标委员会应当对该投诉人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扣分处理,而不是直接判定其投标无效。同时,财政局还发现另外两家投标单位因为没有提供响应截止时间前3个月的社会保险参保证明而被认定为无效响应,同样存在评审错误。

三、处理结果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地财政局认定投诉事项成立,中标结果无效,并责令重新开展采购活动。这一处理结果不仅维护了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也确保了政府采购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四、案例分析

评标委员会错评原因:

评标委员会对采购文件的理解存在偏差,将非实质性要求条款当作实质性要求来执行。

评标委员会在评审过程中缺乏严谨性,擅自提高了评审标准。

处理结果分析:

财政局依法认定投诉事项成立,中标结果无效,并责令重新开展采购活动,体现了政府采购活动的法治原则。

重新开展采购活动有助于纠正评标委员会的评审错误,确保采购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未来防范措施:

加强评标委员会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评审能力。

完善采购文件编制和审核机制,确保采购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加强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评审错误。

五、知识拓展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若专家评审错误导致投诉成立,采购项目应如何处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根据监管部门的处理结果,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若满足重新评审的条件,可以重新组建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若不满足重新评审的条件,则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评标委员会错评不仅损害了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政府采购活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评标委员会的培训和管理,完善采购文件编制和审核机制,加强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力度,以确保政府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采购人、代理机构也应根据监管部门的处理结果,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确保采购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上一篇: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人办理投标事宜

下一篇: 招标采购后评价:挑战与对策并存的管理升级之路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