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不断规范招标投标业务流程,加强对工作人员、招标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评标专家等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为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远安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采取四项措施强化业务工作;
一是推行交易时间倒排机制。对进中心交易的每一个项目均明确具体责任人,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坚持每个交易环节有人把关,每个工作节点有人负责,环环相扣,做到目标、重点、措施、进度、责任“五明确”。充分利用宜昌市公共资源交易网、远安门户网、远安县公共资源交易网等网络平台,及时告知或提醒所有潜在投标人关于重大建设项目招投标的日程安排及相关信息,加强投标人的有效引导,保证20个日历天内完成所有进场项目招投标工作。
二是实行交易环节“加减法”机制。“加法”即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督,在县纪委(监察局)和行业主管部门现场监督、开评标全程录音录像监管基础上,对项目进场受理、公告发布、评委组成、开标评标、结果公示、等主要环节设置监察点,保证对交易活动行为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实时监控,同时对中心工作人员、招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的服务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强化评标监管,对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占比重较大的20种材料抽取10种,在10种主材中抽取5种进行重点评审。“减法”即取消现场报名环节,实行网上下载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投标人在招标文件约定时间前网上提交投标保证金后,直接参与投标竞争;取消资格预审,采取资格后审方式,避免了投标报名情况的泄漏,有效预防串标等违规现象;取消集中答疑,实行网上质疑。
三是实行交易信息保密机制。开设保证金专用账户,要求各投标单位和供应商必须从本单位基本账户转入保证金。将投标人信息保密工作由“人管”转变为“网控”,从“台前”搬到了“幕后”,保证所有进场交易项目在开标前,投标人信息处于封闭状态,降低了投标单位信息泄露的风险。建立4大类200余人的全县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库,对入库专家严格按《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建立对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制度,坚持项目开标前1小时内在相关部门监督下计算机随机抽取评标专家,专家持证上岗。对工程量较大或者技术相对复杂的项目实行多类别专家库联合抽取制度,加强抽取名单保密性管理,有的聘请市及其它县市区专家作项目评委,力保评标结果公平。
四是建好用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引入电子招投标软件,建成远安县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管理平台,行业监管部门、中介机构等单位工作人员均在网上操作各类文件上传、下载、审核工作。目前,平台共有各类会员单位130余家,实现了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从公告发布、招标文件上传、投标报名、文件下载、澄清答疑、中标公示等全面网上运行。大力推行电子评标,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投标总价、综合单价、分部分项等商务标部分进行电子评标,有效杜绝了在评标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宜昌市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