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依托现有政务服务平台,着力加快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一体化建设,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一体化管理。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国有土地“招、拍、挂”、国有资产交易和政府采购,已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大厅规范运行、阳光操作。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着眼公开、公平、公正三个目标,拓展公共资源交易、现场服务监督两大功能,为打造一流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着力完善体系,全面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2年底正式挂牌成立,为市政务服务中心下属的财政全额拨款副县级事业单位,将市政府采购中心、市土地矿产交易中心连人带编转入。9月,泸州市正式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名义对外履行公共资源交易职能。泸州市三区四县均在2012年底前挂牌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二、坚持高起点打基础,实现场地标准化
今年,泸州市按照统筹规划、完善功能、着眼发展、争创一流的目标,投入近400万元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开标室、谈判室、专家论证室,扩展了群众等候区,对监控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实现与市国土资源局对接,升级了音响、投影、消防等设备。交易现场总面积达到3000 M2,设有交易受理、开标、评标、监督、等候等5个区,各种标识标牌明显,设施设备完善,交易功能完备。标准化的场地,实现了交易受理、交易组织、交易监督规范化,达到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区域配置合理、人员物理隔离等要求。
三、坚持高标准搞建设,实现交易电子化
泸州市坚持用“制度+科技”手段规范公共资源交易,搭建阳光交易平台。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开标制度》、《评标制度》、《专家抽取制度》等52个现场管理制度,坚持了交易受理登记、信息发布咨询、时间场所安排、电子监察监控等“八个统一”。泸州投入近200万元,开发了政府采购网上报名系统、国家投资工程建设网上报名系统、国家投资工程建设电子评标系统、土地矿产拍卖远程监控系统。从今年10月起对全市国家投资项目施工类招投标全面实行电子化(网上报名、网上缴纳和清退保证金、网上下载标书和网上投标、电子评标),政府采购实现了网上报名、网上下载标书和网上交退保证金。让供应商在开标截止前不知道其他潜在投标企业的信息,有效地防止了围标、串标。实现交易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全程痕迹可查询,全程效率可跟踪,全程责任可追溯。实现网络流程化,解决了效率不高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廉政风险。
四、坚持高质量求拓展,实现信息公开化
以质量求公平,以拓展求创新,以公开求公正,是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一贯坚持的原则。所有交易项目的信息我们均严格按照规定在四川政府采购网、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等媒体上公开发布。在交易大厅群众等候区屏幕上,泸州市将专家评标室监控视频(不含音频)同步播出,以电子化的手段规范专家评标,有效地减少了评标随意性大等情况发生。中心将每周交易情况及第二周即将进行的交易项目,形成纸质文档,分别报送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市财政局领导。从2011年实行网上报名以来,全市共执行国家投资建设工程招标项目1877个,招标控制价218.3416亿元,中标价186.2290亿元,节约资金32.1126亿元,平均资金节约率为14.71%。
五、积极开拓创新,搞好全省政府采购改革创新试点
去年8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调研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时,要求泸州进行全省政府采购改革创新试点,以期实现节约财政资金、提高采购效率、保证采购质量、预防腐败发生的目标,为全省政府采购探索经验、提供借鉴。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政府采购改革创新工作领导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俊杰任组长,市纪委监察局、财政局、政务服务中心牵头,通过外出“取经”、“借脑”等方法,历时三个多月,形成了《泸州市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省财政厅领导调研泸州市政府采购工作时,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