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显示,2023年以来,全国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等保测评、升级改造、运维服务等项目近1200个,项目分布于教育、医疗、政务、交通等各个行业。信息化类采购项目通常包括硬件类采购(如服务器、交换机等)、软件类采购(数据库系统、应用类软件等)与服务类采购(软件开发、系统运维等)。在此基础上,通常还包括软件和硬件结合的平台类解决方案的采购内容等。充分做好前期需求调查工作对于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先明晰采购人需求
“信息化类项目的采购范围较广,包括软件成品、软件开发、软件运营维护、配套硬件采购或维保等,这些项目复杂程度不同,差异也极大。在进行需求调查时,首先应该明晰采购人的需求,梳理出能够提供相应产品的供应商信息,以方便后续的需求调查。”四川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其翅说。
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信息化项目采购过程中,需求调查已经成了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具体实践中,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除了开展需求调查外,还派出人员到部分经济发达省份考察借鉴信息化建设成果,加强技术合作,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综合考虑四方面因素
“从需求管理角度来看,信息化项目一般作为技术复杂程度较高的项目对待,对其进行实施管理往往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项目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通常也需通盘考虑。因此,信息化项目从立项开始,采购需求应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周期、成本控制、质量追溯、联网协同及运行维护等多方面因素。”湖北省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杜杰介绍,在实践中,信息化项目在进行需求调查时应着重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需求调查要注重完整性。信息化项目一般会有一定的参照模型,就算是全新的项目,也有基础功能模块作为底层,但通常会涉及到较多的个性化开发。采购人在关注基础功能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更贴合实际的技术要求。在需求调查中,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要有具体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标准,能清晰描述本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以及详细明确的项目验收标准。
二是需求调查要注重时效性。有别于一般传统的技术项目,信息化项目更多采用前沿信息化技术,新技术、新理念和新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很快,因此在需求调查时,需要解决现实需求与主流技术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前瞻性,避免信息化项目“建成即落后”。
三是需求调查要注重协调性。部分信息化项目具有垂直管理特征,下级单位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必须与上级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因此在开展信息化项目的需求调查时,要充分考虑与上级现有系统不冲突、不重复、可对接等情况,确保可实现协调性。此外,相比其他类型的项目,信息化项目也更加注重兼容性和扩展性。
四是需求调查要注重差异性。信息化项目一般都可以在一定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或者升级改造,但每个项目都极具个性化特点,在需求调查时对各产品中的不同功能点或作用点要着重了解,找出核心差异化的具体范围,从而进一步确定更符合项目实际需要的采购需求。
在杜杰看来,一般项目的采购预算,可以通过查询历史中标(成交)信息来确定。信息化项目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特点,历史信息对项目的参考性通常不大。因此,有的省市会出台相关预算编制标准,如《湖北省省级信息化类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标准(试行)》等。建议信息化项目采购预算更多采用市场询价或按标准文件根据工作量和功能点进行编制,这样更贴近项目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