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承办的“2023公共资源交易成果交流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圆满举办。交流会以“新百年新任务新发展—公共资源交易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主题,10余位来自“政产学研用”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行管领导及企业代表作主题演讲,60余位行业权威人士莅临会场,共同探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一处副处长吴玉凯,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张立峰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资源交易研究中心主任王丛虎教授,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应用推进处处长徐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彭新良,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公管办四级调研员钱伟,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围绕“公共资源交易自主知识体系”发表主旨演讲。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冠新,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级政府采购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张润泽,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副总经理李成刚,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权钧,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江,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布宁辉,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章建国,河南省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何中昌围绕“公共资源交易自主创新体系”展开主题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在致辞中指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全国教育界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国各行各业提出的要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仅承载着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任务,也承载着构建中国公共资源交易自主知识体系的责任和义务。本次交流会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及引领性,必将进一步联合各领域力量,为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发展贡献更多、更好的智慧。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一处副处长吴玉凯在致辞中分享了关于建构公共资源交易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他指出,自主知识体系是推动平台整合共享改革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各级公共资源交易机构既要立足改革实践,总结提炼具有共通性、规律性的认识,建构起具有源头活水的公共资源交易自主知识体系。同时,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做出系统性的理论回应,从而更好地支撑改革实践。
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副主任张立峰在致辞中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国家信息中心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联合全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家及同仁,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共同探索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用,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公共资源交易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既是市场配置公共资源的有效方式,也属于中国式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是当下各个领域的热门话题,更是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重点。围绕公共资源交易自主知识、自主技术、自主路径与自主实践,与会专家及学者展开思想论道和经验交流。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公管办四级调研员钱伟
钱伟以《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为题展开分享。面临新时代公共资源交易发展新需求,安徽省创新性引入“中台+工具”模式,赋能业务创新、科学决策;积极推动招标文件工具化,投标工具和金融工具市场化,落地信息“最多录一次”、投标实名认证、“三盲”评标和智慧见证等创新应用,进一步节省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性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激发市场活力。
会上,王丛虎与布宁辉作为编写代表,重磅发布了《中国公共资源交易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为8大篇章,共计29万余字,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创新成果,提炼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最佳实践,归纳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改革经验,将助力行业更好地开展改革创新与数字化转型。主编单位表示,《报告》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出版发行。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教授孙柏瑛,中国人民大学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祁凡骅作为开幕式和主题演讲环节主持人,推动交流会有序开展。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站在新一年数字化转型的崭新起点,此次交流会以新百年新任务新发展目标为落脚点,将开启我国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全新局面,进一步引领行业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资源交易发展道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