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召开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座谈会,市本级和乐昌、曲江等10个县(市、区)的财政、住建、水务、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要负责人约60人参会。会议分二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集中开会,听取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易建军主任介绍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历程、改革成绩及下一步改革方向,强调明年的工作重点。
易主任指出,韶关市设置“一委一办一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模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艾学峰市长亲自挂帅“一委”主任,纪委书记及常务副市长任副主任,市政府办公室下设“一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承担“一委”日常工作,进行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一中心”是在原市政府采购中心、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市产权交易中心的基本上,整合组建而成,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交易、监管平台,见证交易过程,收集存储交易资料。目前,有几个县市区已成立了“一办”。“一办”与“一中心”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在监督上,“一办”要组织协调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交易活动的监管,指导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办”和“一中心”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机构改革后,市委市政府抓紧出台相关制度,制定了交易规则、交易目录、交易流程图、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全面实施网上报名和资格后审制度。建立并实施统一发布信息、统一收退保证金、统一留存招标文件、统一抽取专家、统一发放中标通知书、统一建设诚信体系的“六个统一”运行机制。整合前后,交易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交易规模从2012年的63.64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08.3亿元,节约资金5.58亿元,增值8576.8万元,上缴市财政非税收入从1460.86万元增长到2200万元;以前社会上对各要素市场的负面传闻很多,整合后,交易氛围有了大大提升,预防腐败的效果有所好转,听到看到负面的声音少了,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下一步改革方向,就是推进电子招投标工作、改革现行交易方式、统一政府采购交易场所。加快推进电子化进程,争取2015年7月份全面实施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电子招投标,在2016年底,要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并逐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2015年政府采购项目在不改变中介代理的情况下,要实现信息发布、交易场所、交易流程、评标专家、监管等“五个统一”,改变政府采购项目交易过程无人监管的局面。
第二阶段分两组讨论,第一组由行业主管部门代表组成,市公管办易建军主任主持,围绕各行业如何在法定职责内,加强监管工作,开展讨论;第二组由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代表组成,市中心黄得慧主任主持,各中心代表介绍各地业务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并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市的“一办”设立得好,工作开展到位,未成立“一办”的县市纷纷表示回去后要推动设立“一办”,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