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松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提到房地产调控的问题,在这之前可能也没有提到过,会议的前后都没有提到过,说明中央对房地产这个事情开始进行冷静处理。过去房地产调控提起来了就放不下,现在中央冷处理放下了就不想提了。”1月24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第六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中国的股市其实也是这样,2007年之后,中央的文件都不谈股市了,一直没谈,股市起来之前也没谈股市,就是要让市场有一个自我消化、自我沉淀、自我兴起的过程。这也符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看得见的手”应该少伸的要求,这只手必须是法有授权才能伸,“看不见的手”——市场这只手就是法无禁止皆可为,从这个意义来讲,房地产市场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的判断是正确的。
“关于放松限购、限贷、限价的问题,也是房地产市场作用在增强的一种表现,因为依法治国,也包括房地产市场,对较大的市要赋予立法权,现在把较大的市解读为有设区的市,实际上地级市都有立法权,意味着很多地方的自主权越来越大。”杨宜勇表示。
杨宜勇称,从“看得见的手”来看,国家人口政策也在进行调整,去年放开了单独二胎,多生了60万人,25年之后结婚的就是30万个新的家庭,28年之后每年房子会增加30万套,消化30万套。当然“十三五”期间,很多专家也在呼吁要全面放开二胎,长期人口的变量可能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还是谨慎乐观。
“从每家拥有住房的情况来看,有统计说中国是户均1.1套饱和,美国是1.2套饱和,我们还有一定空间。但套均面积比较小,美国套均面积比较大,美国家庭人均面积68平方米,我们算的建筑面积是32平方米,从改善性住房方向来看,全国依次推进的前景还是波澜壮阔的。”杨宜勇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提房地产也是为了给房地产企业家有一个冷静的思考,现在出台的不动产登记条例,很多人理解反了,不光登记房子,比如土地、林地、矿山,甚至很多其他的土地形式都包括在内,所以不要片面理解不动产登记就好像是打压房地产的。
“总之,等政策、法律完善之后,运行的规则明确之后,是有利于房地产从非理性发展进入理性发展的。比如现在股市不错,可能将来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在股市上更容易融资,融资成本可降低。所以我对2015年和2016年房地产业还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杨宜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