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宜宾:深入推进“三化”全力服务人民

按照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在宜宾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力指导和宜宾市相关部门支持帮助下,我们从宜宾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狠抓落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和政务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的工作成效。

一、直面问题、突出重点,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一是着力推行“无差别化审批”。今年以来,我市对市、县(区)保留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按照“简化、便民、合理、明晰”的原则,制定行政审批标准化操作规范,编制要件标准、流程标准和裁量标准,减少行政审批过程中的主观性、随意性和差异性,确保每一事项面对不同申请主体的“同标准审核”、“无差别化审批”。二是全面清理审批要件和审批环节。按照能并则并、能减则减的原则,对市直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项目审批要件及审批环节进行清理,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今年,市直部门共优化审批流程37项,减少审批要件36个,精减审批环节41个。三是不断提升审批效率。目前,市、县(区)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平均承诺提速均已达到80%以上。其中,市直部门平均承诺提速率达86.04%,比今年年初提高了0.3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承诺提速率高33.81个百分点,为全省承诺提速率最高的市州。

(二)深入推进基层便民服务标准化。一是狠抓标准制定。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宜宾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宜宾市村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标准(试行)》。目前,全市185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316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或工作站)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2013年,根据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又对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扎实推进服务大厅WiFi信号全覆盖、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和指纹(脸谱)考勤、设置LED显示屏和便民服务公开公示栏等标准化建设。二是狠抓机制建设。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最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最佳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和便民服务标兵、便民服务优秀代办员以及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创评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组织慰问基层便民服务工作人员。与此同时,各县(区)也积极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今年,我市筠连县探索建立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星级”评定工作机制,每年评定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3万元工作经费补助,进一步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场地建设标准化。近年来,我们直面问题,坚持一流标准,市、县(区)整体联动,强力推进政务服务场地建设标准化,已取得新的明显进展。201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宜宾市“十二五”政务服务工作发展规划》,决定由市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对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场地建设达到省一级标准的,由市财政给予100万元专项补助。今年以来,经过市、县(区)政府共同努力,达到省一级标准的屏山县政务服务中心、宜宾县政务服务中心已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南溪区、江安县、筠连县和长宁县等县(区)达到全省一流水平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已决定按照“全省一流”标准,采取市、区统筹共建方式,立即新建市政务服务中心和翠屏区政务服务中心、临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并力争2016年年底前将建成投入使用。

二、完善制度、依靠科技,深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

(一)全面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体系。一是全面完善政策规定。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出让及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意见》、《关于全面实行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的通知》、《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廉洁高效推进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并制定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文件范本17个和一系列工作规范,切实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全面完善监督体系。初步构建了由市、县(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牵头抓总,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运转协调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组织体系。同时,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开标现场网上直播系统、电子辅助评标桌面监控系统、评标区域封闭管理系统、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监控系统、评审专家抽取人员随机抽取系统、评审专家考核评价制度和标后管理制度,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全面完善交易工作机构。全市市、县(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建立,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与矿业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按照“应进必进、管办分离”原则纳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办理,并将依托市、县(区)公共资源中心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加快建立健全全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

(二)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2013年12月,全面建成市、县(区)联网运行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与矿业权出让电子化交易系统,实现工程建设、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市本级)所有项目全程电子化交易,切实降低了广大投标人投标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据统计,自2013年8月19日至今年11月30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完成电子化交易项目853宗,成交总价约48.37亿元,节约资金约6.93亿元,资金节约率12.53%,预计比实行电子化交易前新增加节约资金约1.79亿元,并实现国有产权交易溢价5166万元。目前,全市建设工程、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已全面实现电子化,市、县(区)政府采购已实行市内异地远程评标,公共资源交易异地远程投标正加快实施,全国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有序落实。

三、着眼便民、主动转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

(一)强化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建设,切实改进政务服务作风。一是市、县(区)、乡镇(街道)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开通使用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其窗口办件全部录入业务通用软件系统规范办理、全程监管。二是全市共安装行政效能视频监控摄像头445个,覆盖了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及其他服务群众的办事窗口,市政务服务中心等4个单位已成功创建为全省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示范点。三是印发《宜宾市电子监察对象行为规范及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管理制度并狠抓逗硬落实,初步构建了“看得到、听得见、管得住”的“人脑+电脑+制度”的监督管理体系。今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已下发《政务服务人员违规违纪问题调查处理通知书》50份,已对39个单位45名个人进行责任追究。目前,全市政务服务系统较好保持了一流工作作风,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始终保持100%,群众评议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二)强化网上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改进政务服务方式。一是不断健全完善宜宾市政务服务大厅和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门户网站建设,实时公布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理情况,并提供表格下载、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预审、网上办事等功能。二是在初步清理出全市与行政审批相关的22项中介服务事项、68家中介机构基础上,建立网上中介服务大厅,搭建实体服务大厅和虚拟大厅有机结合的中介服务平台。目前,网上中介服务大厅网页和内容充实完善工作正加快进行。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消除信息“孤岛”,进一步促进审批信息适时交换、数据共享,积极构建窗口办件短信回访平台,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结后24小时内,由申请人对办理情况进行短信回访,进一步改进完善服务评价体系。

加强政务服务工作,全力服务群众,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全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暨坚强政务服务工作推进会精神指引下,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州好经验好做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全力推动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全省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上一篇:河北省城市建设投融资协会将成立

下一篇: 沽源省级开发区——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