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总涉案30亿!轰动招投标界的“围猎专家案”告破!

在多个地市通过行贿手段围猎拉拢评标专家,操控专家技术评分的方式获取串标围标,垄断全省电梯行业项目。22年9月底,湖州公安破获了这起全国电梯招投标领域大案,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展“惊雷战役”,累计突破案件200起,总涉案标的约30多亿元。

据查,寿某团伙在浙江省多个地市,利用政府招投标规则及评标专家的在评标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采用围标、行贿等手段,多次串通投标、行贿受贿,使自己或合作公司违规中标

在作案过程中,不断腐蚀新的评标专家,不断寻求新的利益合作者,多年积累下来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利益团体,通过非法手段垄断省内大部分地市的电梯公开招投标市场。

PART01 作案手法

寿某精通招投标“潜规则”,凭借自己长期浸淫行业的渠道,往往会跟专家、经销商群发信息,打个招呼说什么时候有个项目。到项目招标前段时间,他再跟专家和经销商联系,问情况,“他不会说招标的事情,以开会来代替”,比如他会问,几号去哪里开会吗?

有的专家看到寿某或其他经销商发来的信息后,会回复,随后寿某就会告知专家怎么操作,比方说打分打高一点,对竞争对手要挑刺找出漏洞让它废标等,等项目到手,他会给专家一笔“提成”,平均10万元左右,最多一笔是30万元,为了逃避打击,都是以现金形式。

PART02 敲响警钟

本案的告破,也给广大招投标评标专家们敲响了警钟。尤其是案情中提到,案犯通过“广撒网”围猎腐蚀行贿专家的行为,更是要引起警惕。最终,被寿某连带“挖出”代理经销商10人、评审专家15人,电梯厂经理1人,其他人员5人共31人,都被采取了强制措施。

2022年9月1日起,发改委等13部门《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已经开始施行。《意见》特别提出:

评标专家不得有以下行为

1评标专家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

2不得对其他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独立评审施加不当影响;

3 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不得收受投标人、中介人、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不得接受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标人的要求;

4不得透露评标委员会成员身份和评标项目;

5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在评标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

6不得故意拖延评标时间,或者敷衍塞责随意评标;

7不得在合法的评标劳务费之外额外索取、接受报酬或者其他好处;

8严禁组建或者加入可能影响公正评标的微信群、QQ群等网络通讯群组。

行政监督部门对评标专家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严肃查处,并通报评标专家库管理单位、评标专家所在单位和入库审查单位,不得简单以暂停或者取消评标专家资格代替行政处罚;暂停或者取消评标专家资格的决定应当公开,强化社会监督;涉嫌犯罪的,及时向有关机关移送。

 

上一篇:完善阳光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热点问答来了

下一篇: 安徽省招标集团组织参加“政府采购法颁布2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