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主席出席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APEC峰会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日本NHK新闻评价,该演讲体现出中国彻底融入国际自由贸易圈的自信。那么,对于TPP中国究竟怎么看?从习近平的讲话里如何读懂未来中国的对外经济战略?
中国对TTP的态度不是一个新话题了。由于美国主导的这一机制在倡议之初便有明显孤立中国的倾向,甚至有外国媒体把TPP称作“踢中国的屁屁”,各种中国应如何“杯葛”TPP的议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舆论的主流。但随着形势的变化,近年中国政府对于TPP的态度开始明朗,也透露过“不排除在适宜的时间加入TPP”的表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对海外网表示,对待TPP不必妖魔化,中国已经做好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准备。在亚太地区的经济统合中,中美都是缺一不可的,不存在绕开中国的可能。
陈凤英表示,亚太允许存在多个并存的合作机制,TPP的“高标准”和东盟主导的RCEP(“10+6”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广覆盖”各有特点,其终极目标应该是在亚太建立起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亚太自贸区”。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TPP与中国参与的RCEP应该是“殊途同归”的关系。
陈凤英还向海外网透露,在亚太自贸区(FTAAP)的建设方面,中美两国事实上已经达成战略共识,APEC内的专家写作班子明年将完成亚太自贸区的“路线图”,包括时间表和目标等,并在明年底提交领导人批准。推动亚太地区自由贸易的升级,在新的平台上进行合作与竞争,也是中美共同的着力点。
习近平讲话中表示,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引领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这些表态也值得高度重视。中国已经承诺在2018年实行全面的负面清单管理,给予所有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这是拥有接近13亿人的中国大市场对世界的全面开放,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其价值不亚于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15年前,中国成功加入WTO,成为中国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里程碑。15年后,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主要国家纷纷抢占下一轮全球化高地的时刻,中国再次选择了拥抱自由贸易,扩大对外开放,在世界经济合作中实现自身发展。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这一声音,值得世界倾听。(文/王少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