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天津这两座城市都是直辖市,距离也非常近,而且便捷的交通自然给两座城市的发展与相互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加上天津有重要的国际性港口,京津经济体量也比较接近,两者之间的引力是河北其它城市都无法比拟的。
本报记者周雪松
近来经常来往北京南站和天津武清的旅客发现,每逢周末和周一高峰时段,京津城际列车乘客爆满,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其情形堪比春运。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环北京1小时经济圈不断升温,吸引力持续上升。
就在最近,华远地产正式进驻天津,华远通过收购获得了天津市津南区的项目——华远·波士顿。
众所周知,一向稳健的华远,无论是选择城市还是拿地都非常谨慎。之前在全国战略布局中,只有北京、青岛、西安、长沙四座城市,天津算是华远进驻的第五个城市。那么,为何华远选择天津?业界人士分析认为,这与国家出台并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关。而华远在大本营北京一直拿地不顺,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天津市的发展前景是吸引华远进驻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并不仅仅是华远,包括万科、保利、恒大、绿地、泰禾、鸿坤、世茂、华夏幸福等房企此前都已在天津战略布局,首创更是在今年一季度天津业绩超过北京,首次尝到了政策红利带来的大甜头。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新首都经济圈迎来区域土地价值重估潮。其中,环北京一小时经济圈尤其是环半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这将引发北京周边河北、天津等区域内土地价值重估,带来了众多投资机会,当然首先受益的是环北京半小时经济圈。
以天津武清区为例,恰好处在环北京半小时经济圈内,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上半年,武清区累计引进企业2450家,其中北京企业858家,实现资金到位额360亿元。凭借区位优势,武清区电商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了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唯品会、亚马逊、当当网、酒仙网等全国电商B2C业态前20强中16家落户武清区,聚集关联企业超过150家,去年完成营业额600亿元,同比增长一倍。预计到今年年底,关联企业将超过250家,电子商务产业将形成千亿元产业集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市政府东迁、冬奥会申办的成功以及北京新机场的建设等利好因素,给北京周边河北省的廊坊、张家口、保定、承德等城市都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三河、固安、涿州、香河、张北等县市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北京和天津这两座城市都是直辖市,距离也非常近,从北京南站出发,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只须十来分钟就可以驶出北京进入天津地界,再过十多分钟就到了武清站,半小时就到达天津核心城区,如此便捷的交通自然给两座城市的发展与相互融合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加上天津有重要的国际性港口,京津经济体量也比较接近,两者之间的引力是前述河北城市乃至石家庄都无法比拟的。
如今,京津两地之间“双城生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选择,北京人在天津置业和天津人在北京买房也越来越多,北京房地产市场已经发展到京津边界,京津城际之间只有十多分钟车程的地区没有开发,城区相距不到50公里。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最快十年这两座直辖市就有望合体,“双城”融合将使得这两座城市发展迈入全新的历史阶段,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由于京津人员来往更为密集,现有的一条高铁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相关部门正在为京津第二高速建设进行积极的准备。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透露,将在未来规划新建城际线23条,最终将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大城市为核心,形成“四纵四横一环”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络,届时一个新兴交通更为便捷,经济社会活动更加频繁的京津冀城市群将出现在世人面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首都经济圈将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