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快推进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抢抓省中心将广安市全域纳入全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改革试点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改革部署,按照“统一思想、综合统筹、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原则,确定了广安区、邻水县作为我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改革先行试点,印发了《广安市试点区(县)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方案》。按照“一个流程、四大板块、两大系统”即“1+4+2”模式,试点区(县)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网,并按流程机制搭建了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土地(矿权)和国有产权4大电子交易平台,推进电子监控系统和电子评标2大系统建设,固化建设工程项目房屋建设、市政、园林、道路等项目标准文本,实现了交易信息发布、网上报名、购买招标文件、收缴费用、开标、评标、结果公示公告等功能,科技防腐成效日益显现,今年1-11月,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共受理交易项目3840宗,受理金额175.14亿元;办理交易项目3304宗,交易金额137.88亿元,为政府增收节资14.70亿元。其中,市本级共受理交易项目1112宗,受理金额103.68亿元;办理交易项目967宗,交易金额94.32亿元,为政府增收节资8.83亿元。
实施第三方再监督,交易信息安全可控。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究信息传输执行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充分依托科技,有针对性创新举措,始终确保交易信息安全,建立了公共资源交易安全运维审计系统,实施第三方再监督,实时在线监控交易流程,防止非法渗透,实现了自动预警纠错,及时处置安全隐患,确保了交易过程有效监控。对数据服务器实行“三段式密码”管理,由3名工作人员各掌握4-6位。机房配置“两把锁”,钥匙分别由2名工作人员掌握,严格执行登记制度,确保了各类交易信息安全,招投标数据安全可靠,没有发生一起信息泄密事件。
出台《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大力实施素质文化提升工程、制度文化创新工程、科技文化支撑工程、效能文化建设工程、廉政文化塑造工程等“五大文化建设工程”,具体细化为37项重点工作任务,并按流程建立“五个一”保障机制。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长廊和文化品牌,在办公场所、专家通道、交易场地等地张贴廉政警示33幅,创作“广安交易人之歌”和“广安公共资源交易徽章”,创办《广安公共资源交易特刊》,实行工作人员从业宣誓制度,逐步构建起具有广安特色的廉洁交易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