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我县继2007年以来在招投标领域改革力度最大、改革成效最明显的一年,改革后的监管体制更加合理、运作程序更加规范、实施过程更加依法。全年共受理项目627项目次,交易额达158666.73万元,其中招标采购交易额82998.84万元,节约资金16369.42万元,节约率达16.5%;土地及国有产权交易额75667.89万元。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根据《青阳县深化招标采购改革方案》精神,2015年5月,县政府印发了《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职责》,成立了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将县招管局和县招标采购交易中心分别更名为县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和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构建了“一委一局一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模式;重新界定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交易范围,将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土地交易整合到统一平台,政府和市场的界限得到进一步厘清;依法明确了各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建立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和“一套机构管理、一个平台运作”的管理体制,从而一改过去监管职责模糊不清、缺位错位、推诿扯皮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7月份,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正式在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发布,标志着我县公共资源交易整合工作基本完成;8月份,各行政部门正式入驻中心对交易项目实施行业监督,招标文件备案审查、投诉处理的责任主体亦同时依法得到落实。
二、完善制度建设。以改革为契机,重新梳理、修订和完善了一批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定。经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会议审议出台了《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暂行办法》、《青阳县政府采购类项目招标采购业务操作流程规定》、《青阳县工程类项目招标采购业务操作流程规定》、《青阳县招标采购项目履约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青阳县招标采购项目标前论证制度》等制度文件;县公管局还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青阳县公共资源交易招标代理机构备选库管理暂行办法》、《青阳县招标采购代理服务费收取规定》、《青阳县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管理暂行办法》、《青阳县政府采购网上竞价操作规程》、《青阳县政府采购网上直购操作规程》,这一系列制度规定的出台,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三、规范平台运行行为。一是改革招标采购代理模式。为了落实“管办分离”的要求,准确定位交易中心性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2015年3月,对所有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及政府采购项目,一律实行社会代理模式,交易中心只作为交易运行的统一平台,从而保证了交易程序的合法性。全年累计实现社会代理招标项目62个。二是强化标前审查。严把交易项目入口关,对不具备招标采购条件的项目,一律暂缓受理,尤其是建设工程项目,没有立项批文、用地批准书、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纸、工程造价编制等要件,一律不得招标,确保合法合规。严格执行标前论证制度,对重大或技术复杂项目的招标文件实行集中会审把脉,确保招标方式、投标人资格、公开招标法定时间、投标保证金交纳标准、评标办法等要素的设定依法依规、公正透明、科学合理。对单一来源采购项目还首次实施标前公示,接受潜在投标人和社会的监督。三是改革评标专家使用和管理机制。对依法公开招标项目的评标专家,一律在评标前24小时内通过远程终端抽取方式从省发改委综合评标专家库中抽取,同时按省市有关要求明确了评审费支付标准,一改过去在本地评标专家库中抽取的不合法不合规现象。全年共有64个项目在省库抽取专家,共抽取专家259名。四是规范工程造价编制。从2015年元月份开始,对预算价在1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的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其造价编制一律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结束了定额编制的历史。五是灵活小型工程招标方式。2015年5月,县政府印发了《青阳县小型建设工程项目招标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组建了六大类97家小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备选库,对100万元以下的小型建设工程项目全部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大大提高了招标效率。全年共完成67项小型工程招标,运行效果得到各方主体的首肯。六是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全年对13家建筑施工企业和供应商的不诚信行为进行了处理,纳入黑名单限制投标,并在县公共资源交易网曝光台上进行曝光,有限地遏制了不良投标行为。
四、推进“互联网+”技术运用。为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逐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依托有形市场向电子化过渡,2015年,我们着力推进“互联网+招投标”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出台了《青阳县电子招标采购实施暂行办法》,把在线发布招标信息和招标文件、在线报名、在线下载招标文件、在线交纳和退付投标保证金、在线注册登记企业信息等电子化运行模式拓展到所有的建设工程项目,为投标企业提供了便捷,也促进了招投标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在去年底对电子投标成功地进行了试运行,为2016年全面实施电子投标打下了基础。小零散货物采购费时、费力、繁琐,采购当事人都不满。为此,我们投入了近30万元,开发建设了政府采购网上直购系统和网上竞价系统,实现政府采购交易系统与财政内网互联互通,举办了各方主体参加的网上商城交易操作技能培训班,并建立政府采购QQ服务平台,实时为采购人和供应商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公开征集和审核,目前有11家协议供应商入驻,130余件商品上架。网上商城采购系统自2015年11月份正式运行以来,已完成网上直购48批次、网上竞价16批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