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电子招投标让”潜规则”走开

 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优胜劣汰应该是一个基本的规则。但是,在现实世界里,特别是在招投标活动中,人们经常能够看到种种乱象,比如优者不胜,劣者不汰,“潜规则”时隐时现。应当说,经过连续几年严厉的专项治理,在反腐倡廉的大潮中,招投标领域的腐败问题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是,由于招投标过程中利益巨大,可操作的弹性空间存在,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屡禁不止。

  招投标领域的各种潜规则的存在,从根子上来说,有三个原因:制度“软化”、 信息不对称和缺乏监督。为了规范招投标活动,国家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不少企业用尽心思找漏洞,比如,对没有资质的投标方可以任意开绿灯,评标程序走过场,中标的企业不一定是报价最低的等等。有的企业招投标过程中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为特定投标企业量身定做投标条件,或者在资质审查阶段,故意筛除不中意的企业等等。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之招标的过程、结果不透明,公众对于招标缺乏必要的信息,无法有效监督,导致一些潜规则大行其道,招投标中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屡禁不绝。据一项国家级课题项目材料显示,全国每年有10万亿元建设工程要经过招投标,通过抽样分析发现其中8%即的腐败成本。按此计算,总额或达8000亿。可以说,招投标中的腐败问题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治理招投标领域的潜规则,还市场一片晴朗,就需要有新思路、新办法。当前,电子商务风起云涌,互联网+以势不可挡之势对诸多传统行业渗透、改造乃至颠覆和重构。互联开放、一体共享、立体透明、永久追溯、动态高效,这些互联网的特点恰好是解决招投标市场不开放、不公开、不对称和不统一的最有效的武器,因此,建设招标采购电子信息平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电子招投标要想让“潜规则”走开,让腐败远离这个领域,还必须从之前制度设计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首先,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需要制定统一、规范、安全运行的技术标准和制度保障;其次提高电子交易平台的专业化、集约化服务水平和效率,不能各搞一摊;再次,交易平台与其他平台要能够互联互通,不能分割成信息孤岛;再次,利用互联网以及全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成果,为政府依法有效监督、预警和调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动向,提供客观、科学、动态和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企业招标采购行为“像鱼缸里的鱼一样”透明,那么,这样的招标既经济节省又能使公共利益最大实现,同时能让腐败无所遁形,监督有力到位,希望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遥远!


上一篇:猇亭区对代理公司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

下一篇: 天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廉政服务承诺仪式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