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通城县强力打造“阳光工程”与“透明政府”

通城县摸索出一条“先评审、再立项、后招标、再审计”的项目管理办法。先后评审政府性投资项目33个、招商类投资项目12个、民间类投资项目10个;督促完善环评等手续、开展招投标项目7个;责令一批违规建设项目停止施工,暂缓了一批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建设,审减不合理项目投资预算920万元,为政府节约财政资金近1000万元。

专家来把脉,让每一个项目经得起考查

聘请城建、交通、工业及招商引资、社会事业等5大块项目、近20名专家的“智囊团”。每年通城县都要固定时间,“智囊团”,对全县即将上马的新建项目进行专家评审论证,每次的审减率达到50%。这不仅为我县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使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年来,通城县共评审县百丈潭供水复线、油茶产业园、陶瓷产业园等55个工程项目,评审金额达10亿元,审定金额8亿多元,审减金额达1.96亿元,审减率达到20%。建立专家评审机制,不仅确保了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而且从深层次上增强了机关领导科学决策的水平,更好地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公开招投标,让每一笔交易经得起检验

通城县建立了综合交易平台,把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政府集中采购、国有产权交易以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均依法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交易,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的突破。所有招投标环节全程录音录像,并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的监督,实现了政府投资项目交易“阳光化、集约化、市场化”,初步形成了“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竞争有序、服务到位”的交易模式。

两年来,通城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政府各类投资项目招投标交易69宗,累计成交金额4.3亿元,为政府节约财政支出和增收2000多万元,节约率达到9.17%。

全程紧跟踪,让每一分钱都经得起审计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的监管力度,通城县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审计办法,专门成立了由县纪委、监察局、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等多部门组成的审计领导小组,对所有开工建设的项目做到随时随地审计。必要时可以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及其他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延伸审计。

通过对项目建设中的财务收支全程跟踪审计,通城县没有出现一起因投资项目资金使用不力,而造成重大浪费和腐败问题,两年间共审减出200多万的不良资金,为加强政府投资监管和项目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咸宁市)


上一篇:通城县“三抓”加强招投标监管

下一篇: 荆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精心打造重点项目“四化”服务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