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雪松
近来由于一系列托市政策的出台,楼市出现回暖迹象。根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和掌握的数据来看,除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天津、武汉、长沙、南宁、呼和浩特、常州、无锡、东莞、扬州以及乐山等二三线城市,楼市成交量也出现回升,有的楼盘出现涨价。
不过,多数项目依旧延续了前期的销售策略,以尽快走量回笼资金为主,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楼市出现了一些回暖迹象,但基础还不牢固,供求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楼市回暖迹象显现
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住宅新房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9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最小降幅为0.4%,最大降幅为1.9%。同比方面,新房价格下滑的城市有58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10个;最高涨幅为4.9%,最低为下降7.9%。
二手房方面,70个大中城市价格环比全部下降,最小降幅为0.5%,最大降幅为2.0%。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2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17个。最高涨幅为4.3%,最低为下降10.4%。
虽然从整体来看,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全面停涨;同比方面,新房、二手房大部分城市价格均出现下滑。随着这些看起来不太乐观的数据出炉,业内预计托市举动或将进一步密集出台。
由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央行的房贷新政在9月30号才出台,因而这些数据还不能完全反应当前楼市的最新情况。
事实上,受央行“9·30”房贷新政、地方政府楼市刺激政策、三部门下发公积金贷款新政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响,市场的反弹迹象已经显现。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在10月12日—10月18日期间,20个主要一二线城市住宅累计成交面积环比回升45%,绝大多数城市成交上涨,仅1个城市下降。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也显示,上上周54个城市楼市合计签约53790套,该数据已经连续三周上涨,环比上涨8%。
分城市来看,同期天津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1924套,环比上涨160.0%;成交面积21.2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56.4%;成交均价11139元/平方米,环比下滑1.3%。截至10月24日,武汉取消房地产限购政策满月,9月24日至10月19日,这26天时间,武汉新建住宅卖出17560套,日均卖房约700套,相比限购之前,成交量差不多翻番。10月13日—10月19日一周呼和浩特市商品房共成交339套,其中住宅成交315套,总成交面积为34960.356平方米,环比上周上涨46.93%;成交均价为5250.16元/平方米,环比上周上涨3.62%。
其他城市如长沙、南宁、呼和浩特、常州、无锡、东莞、扬州以及乐山等二三线城市,楼市成交量也出现回暖,有的楼盘出现涨价。如从10月8日开始,武汉共有21个楼盘发生价格波动,价格上涨的有9个。政策刺激下,楼市新的涨价冲动正在酝酿。
多数开发商仍谨慎
据本报记者调查了解,价格上调的项目并非个案,有的项目甚至抓住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宣扬要涨价的言论。譬如九龙仓继在杭州、宁波、苏州、上海、无锡等多地实行涨价之后,在常州九龙仓年华里项目也宣称涨5%,而多家房企紧跟步伐,涨价幅度从3%—10%不等,据腾讯房产统计,仅常州就有四家房企,其中包括绿地、绿城、恒大以及新城,涉及项目近10个。
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统计显示,10月17日—10月23日,威海有5个楼盘房价上涨,1个降价。21世纪不动产有关人士则透露,北京部分学区房楼盘价格相比前两个月有10%左右的上浮。
自今年4月份京津冀协同发展热潮退烧后,北京周边楼市一直萎靡不振,不少项目甚至调低价格,但效果并不理想。而最近随着看房人数的增多,部分楼盘也在酝酿涨价或者是取消之前的优惠。如位于固安的尚品国际项目之前一直执行房款8.8折的优惠,但从10月19日起就取消这项优惠,恢复最早的全款9.5折贷款、9.7折的优惠活动;绿宸万华城项目则表示,项目现在的报价比国庆前的7300元/平方米已经有200元/平方米的上浮。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楼盘涨价并非空穴来风,不过,目前涨价的新盘还是少数,上涨幅度也较小,大多数项目还是坚持平价销售策略,不敢轻易涨价。翠金湖美墅岛营销负责人坦言,该项目体量较大,总计达130万平方米,一大半还未开发销售,担心涨价影响人气。本报记者也注意到,大多数开发商也基本是这样一个心理,特别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开发商对项目提价更为谨慎。
多数项目依旧延续了前期的销售策略,以尽快走量、回笼资金为主,而且,有的项目优惠幅度还很大。例如,在长沙,中建芙蓉和苑目前最高优惠50万元;而在秦皇岛,中冶、华润、中铁、万科项目在网上挂出的价格都有较大优惠,中冶玉带湾原价8500元/平方米,特惠价为6499元/平方米,华润橡树湾一期均价7500元/平方米,二期毛坯房折后价低至4288元/平方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楼市出现了一些回暖迹象,但基础还不牢固,供求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整体而言市场还未走出低迷状态,开发商即使想涨价也有心没胆,未来市场走势还将有一个多空双方博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