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青海: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进展有序


青海省政府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2013年12月30日正式挂牌。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即将运行,根据《青海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办法》(青政办(2014)320号),中心逐步将国有投资的省属部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药品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矿业权交易等交易项目纳入中心进行交易,实现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交易规则、统一抽取评标专家、统一开评标管理、统一监督管理等“五统一”目标。


随着中心业务的逐步开展,为了保证各类业务流程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统一监督管理”的原则,结合国内其他省信息化方面的先进做法,构建“青海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化平台”),力争构建公正开放、竞争有序、服务到位、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监督体系。信息化平台是以各类基础数据及企业诚信为基础,以公共资源项目管理为主线,行政监督及监察部门的监督为护航,实现数据共享,有效督促公共资源业务的良好进展,发挥各方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公共资源交易的透明度,从而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更加公开、公平、公正。


我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建设从2013年8月开始,至今历时9个月余,目前工作有序进行:


一、诚信库建设系统


全省各交易主体用户诚信库建设,包括施工企业、招标代理机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监理等企业的基本信息、诚信信息等,经与原件核对后,目前已入库的施工企业有:本省221家、外省240家;入库的招标代理机构有:本省31家、外省15家;入库的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本省有323家、外省373家。1200余家入库单位的各项基本信息、诚信信息等均在青海省公共资源交易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媒体等监督。


二、评标专家语音通知系统


实现了省级综合评标专家库的升级管理,包括专家申报及审核管理、专家随机抽取、语音通知、短信发送等功能。


(一)专家库管理:实现了对省级综合评标专家库的进一歩梳理,查漏补缺,完善了省级综合评标专家库;


(二)专家审核管理:主要是发挥评标专家信息网上申报及审核、专家请假申请、专家账号管理等功能,提供专家评委“网上办事”的便利性。


(三)专家抽取:系统会按照预先设定的抽取人数、抽取比例、规则进行抽取。抽取出来的评委编号、姓名、电话等关键字段采用加密方式保密存储,确保评委名单不泄密。


(四)专家通知:专家抽取完成后,自动进入语音通知阶段,系统采用数字电话自助拨打专家手机,询问专家某天是否可以参加评标,专家可以按“1”键同意,也可以按“2”键拒绝。对于同意参加的评委,系统可以自动发送一条短信进行确认。


三、公共资源招投标交易门户网站


主要包括交易信息发布、信用公示、政务信息发布、新闻动态信息发布等,目前已经链接了国内主要的公共资源交易网(四川、江苏、河南、河北等)、省内相关站点(青海省经济信息网、青海省政府网及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招标投标协会(河北、重庆、湖北、陕西等)等国内常用站点。


四、招标投标业务管理系统


实现了省级建设工程项目的全流程业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登录业务管理系统,对省级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备案、交易受理、交易过程等全过程在交易平台上操作,将传统的交易方式通过网络实现电子化交易方式。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为建设工程项目提供开标、评标过程的电子化操作。工作人员登录网上开标系统,可实现开标倒计时、投标文件解密、公布投标人名单、电声唱标、开标记录表等功能;评标专家登录网上评标系统,可实现评标准备、清标评审、初步评审、详细评审、评标结束以及各类辅助评标功能。


(一)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业务办理


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直接登录电子招投标系统,进行有关招标事项的操作,并自动提交至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根据招标文件制作模版制作招标文件,只需填写可变项,直接反填到模版文档中生成招标文件。


(二)投标人(设计、监理、施工企业、供应商等)业务办理


投标文件可进行电子化、规范化制作,大大的方便了投标文件的编制时间,有助于防止投标人漏填、错填投标书,使投标的技术标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技术实力。


通过电子化招标投标系统,将实现招投标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将极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专家评审时得分点清晰、各标书之间比较直观方便,更有利于评标过程中的公平、公正。通过系统对项目进展全过程关键节点的把握,异常情况的自动监控,及时发现评标过程中的问题,便于管理人员对评标过程的监管和问题的处理。为方便各级部门全面掌握招投标方面的相关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全面的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图表分析等。


五、招投标文档资料规范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有效的规范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文档资料,可以实现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在系统中通过制作软件模板生成招标文件并以电子版形式提供给投标人,投标人按照招标电子文件规定的格式及要求,直接生成电子投标文件。电子投标文件格式一致、文档结构一致、需要的填写内容位置一致,便于文档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数据的电子化,方便了公共资源资料的存储、查询、归档、管理的进一步利用。


六、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优势


使用信息化平台,可以减少“甲方明招暗定”。一是可实现在线编制工程量清单。二是商务标评标办法全部量化为评标参数,由计算机在没有人为因素条件下,自动完成,防止了商务标评标过程中主观臆断,减少了个别招标人的操作机会。


(一)流程规范,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各方对中标结果的人为因素影响大大降低,降低了投标人行贿的动机;


(二)弱化建设单位经办人对评标结果的影响,降低当事人的腐败风险,保护建设单位当事人;评委名单完全保密,减少各方对评委的操控可能;


(三)投标人制作投标文件的有关信息(如资质、业绩、获奖情况等)都从系统中自动获取,难以造假。系统能自动判别各类投标识别码(如投标人制作投标文件的电脑等),为预防和打击围标串标行为,提供积极有效的线索。


(四)采用商务标雷同性分析、技术标雷同性分析等先进科技手段,进一步识别围标串标嫌疑。


(五)量化评委各项评审信息(如记录评委某个环节评审时间等),分析在评标过程中的“不平衡操作”,为对专家考核提供有效依据。


七、拟开展的几项工作


目前的信息化平台仍处于研发阶段,还没正式投入运行。还需要结合中心公共资源交易的实际需求做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下一步主要工作有:


(一)、推进建设工程业务系统的使用(网上报名);选择1-2个项目在业务系统中进行流转,实现在线购买标书等全流程操作。


(二)、建设工程第二次模拟试标,需要选择一家招标代理机构和三家投标人进行网上电子招投标全流程模拟试标工作。


(三)、业务拓展:调研政府采购和药品采购业务流程,协调政府采购和药品采购业务进行调研,并研发全流程业务管理系统。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处供稿)



  

 


上一篇:甘肃兰州:召开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座谈会

下一篇: 银川:开展“增强保密意识与保密常识”保密宣传月活动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协会网